單品餐飲爆發,一道菜打遍天下,新式單品菜怎么做?
Date:2019-10-06 10:15:32
心理學上有個非常經典的實驗,叫做“果醬實驗”。斯坦佛大學的研究員在一家雜貨店擺了兩個試吃的攤位,想看看人們究竟是怎么做出選擇的。
第一個攤位有6種果醬口味可以選擇,另外一個攤位則在前個攤位的基礎上,增加了 18 種口味。
兩個攤位上,顧客試吃后都可以拿到優惠券用折扣價格購買一瓶果醬。最終,24 種口味的攤位吸引了更多的顧客,但是最終下定決心購買的人卻比較少,只有 3%。
而到只有 6 種口味的攤位試吃的人,不會出現口味太多而無從選擇的情況,他們能夠更快下定決心自己要哪種口味。所以最后,在 6 種口味的攤位上,有 30% 的人選擇了購買。
或許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餐飲選擇走單品類路線:更簡潔的菜單,能夠幫助消費者更快地做決策。在這個選擇太多的時代,用戶最需要的就是降低決策成本。
單品餐飲為何這么火,理由有3個
1、聚焦單品,更容易打造品牌差異化核心
(1)94.7%的消費者會為了一道菜到店
2016年中國飯店協會針對“消費者對單品類餐飲的消費是如何看待的”的話題做了單品類消費的調查問卷。
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,往往是憑借著對某一道菜或者某一種口味的記憶而做出的選擇。這一觀點得到了94.7%的被調查者的認同。
(2)63.3%的消費者更傾向于小而精的單品類餐廳
單品餐飲店憑借“出品更加專業”、“菜肴味道更好”、“不需要做太多選擇”的優勢,略勝“大而全”餐廳一籌,成為更多消費者的用餐選擇。
相對于大眾餐飲,專注于單品的餐飲品牌給消費者“更專業、品質高、特色鮮明、賣點明確”的印象。
2、單品餐飲一般更懂得怎么“玩”
餐飲行業品牌周期被不斷蠶食,商場餐廳更迭提速,餐飲行業進入一個 競爭的時代,各種符合80后90后情感邏輯的場景體驗餐廳爆量增長。消費者越來越喜新厭舊,不再為高溢價買單。
因此餐飲品牌不僅要好吃,更要好玩!在門店設計、體驗方式、營銷互動上,定位精準的單品餐飲品牌更易打出“個性牌”,玩出新花樣。
以下列舉的幾個單品餐飲品牌均有著自己特有的訴求點:
探魚:打著“ 文藝的烤魚”招牌一炮而紅
太二:“五不接待鐵律”,每天只賣100條魚!
好色派沙拉:實體店將“吃與練”結合,搭建“健身餐”平臺
3、易標準化,可形成連鎖迅速布局
在企業擴張和連鎖方面,單品店更具優勢,絕大多數的單品店經營面積都不大,開店資金也不高,再加上對單一產品的專注,所以更易于形成連鎖進行迅速布局。
想一道菜打遍天下,你需要學會這三招
保證供應鏈的穩定:
食材供應鏈是“一道菜”火爆的基礎,成品供應鏈是食客優質體驗的保障。
以目前最為火爆的“酸菜魚”舉例,做的風生水起的品牌都擁有自己的食材供應渠道,而且不止一條,在源頭上保證食材供應能應對任何意外,同時還建立了自己的冷鏈系統以保證食材的新鮮,確保每一道菜品呈現出的品質都是一般無二。
在成品的呈現上則是引入了智能化的系統,無論是外賣還是堂食,每一次成品的供應都是在嚴格的時間控制下,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。
打造豐富的菜品屬性:
“一道菜”模式雖然是單品,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是單調不變的。
針對如今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,圍繞單品本身打令用戶具有記憶點的產品并進行深度資源集中,才能單品確保在眾多產品中具有更高的識別度以及情感認知度。比如進行合理且多樣的配菜搭配、突出“營養健康”的理念、植入文化IP等等。
要“顏值”也要“內在”:
消費升級的驅動下,消費者的審美觀念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,雖然說“顏值即正義”有失偏頗,但不可能否認“顏值”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消費意愿的主要驅動力之一。但食物的屬性,就注定了不能“中看不中吃”,因此在味道的把控上一定要過關。
采用“年輕化”的營銷手段,讓產品附上“精神消費屬性”,具有“內在”的菜品更能吸引年輕人消費。